主页 > 螺丝帽螺丝之家

电镀原理及过程?

105 2025-01-21 09:02

一、电镀原理及过程?

简单来说,电镀指借助外界直流电的作用,在溶液中进行电解反应,使导电体例如金属的表面沉积一金属或合金层。 我们以硫酸铜镀浴作例子: 硫酸铜镀液主要有硫酸铜、硫酸和水,甚至也有其它添加剂。硫酸铜是铜离子(Cu2+)的来源,当溶解于水中会离解出铜离子,铜离子会在阴极(工件)还原(得到电子)沈积成金属铜。这个沉积过程会受镀浴的状况如铜离子浓度、酸碱度(pH)、温度、搅拌、电流、添加剂等影响。 阴极主要反应 : Cu2+(aq) + 2e- → Cu (s) 电镀过程浴中的铜离子浓度因消耗而下降,影响沉积过程。面对这个问题,可以两个方法解决:

1.在浴中添加硫酸铜;

2.用铜作阳极。添加硫酸铜方法比较麻烦,又要分析又要计算。用铜作阳极比较简单。阳极的作用主要是导体,将电路回路接通。但铜作阳极还有另一功能,是氧化(失去电子)溶解成铜离子,补充铜离子的消耗。 阳极主要反应 : Cu (s) → Cu2+(aq) + 2e- 由于整个镀液主要有水,也会发生水电解产生氢气(在阴极)和氧气(在阳极)的副反应 阴极副反应 : 2H3O+(aq) + 2e- → H2(g) + 2H2O(l) 阳极副反应 : 6H2O(l) → O2(g) + 4H3O+(aq) + 4e- 结果,工件的表面上覆盖了一层金属铜。这是一个典型镀浴的机理,但实际的情况是十分复杂。自催化镀及浸渍镀。

二、塑料电镀工艺过程?

塑胶电镀一般都是三层金属电镀,我讲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工艺过程: 前处理:除油除蜡(除去胶件表面脏污等)——亲水(活化基体表面,使之更容易粗化)——粗化(腐蚀ABS里面的B组分,使产品表面出现微小凹坑)——中和(中和掉粗化带出来的酸和Cr6+)——钯水(在产品表面粗化后的小坑内承上胶体钯)——解胶(使胶体把水解,得到钯原子附在产品表面小凹坑)——化学镍(利用之前承上的钯催化,在基体表面承上一层薄薄的化学镍),至此,就将一个不导电的塑胶件变成一个导电体,接下来的就是后处理电镀了; 后处理:瓦特镍(或者焦铜)——光铜——半光镍——光镍——封口镍(或者珍珠镍)——光铬——最后烘干出机。

至此,塑胶电镀工艺完毕,剩下就是包装检验过程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电镀工艺的工艺过程?

这个就是涉及到电镀分类的问题了,正常来说是按照镀种来分,例如镀锌、镀铜、镀镍等等,还有就是工件大类,例如塑料电镀、PCB电镀、轮毂电镀等等,如果是按照工艺来分,我试下1、滚镀,使用滚筒来电镀,一般都是小零件这么做,镀锌比较多2、挂镀,一件一件挂起来做,这样的话杜绝了摩擦,镀层质量来的好,很多镀种都有这种工艺3、连续镀,这种镀法的含义较广,连续的挂镀滚镀也可以算在内,不过最常指的还是端子连续镀,金银铜的比较多,还有一种就是管路,也是连续镀的,大都镀锌4、其他,除去以上常见的,还有很多其他工艺,例如筐镀,一些片状,特别小的零件,需要这么做,因为对于滚筒来说也太小了,还有局部电镀的那种电刷镀等等希望回答对LZ有帮助

四、陶瓷电镀制作过程?

①除油脱脂剂

碳酸钠 20g/L

磷酸钠 l0g/L

OP乳化剂 2g/L

水 加至lL

工艺条件:温度80%,时间20~30min。

②表面粗化

硫酸 l25mL/L

氢氟酸 125mL/L

铬酐 65g/L

工艺条件:温度室温,时间2—3min。

③敏化

二水氯化亚锡 l0—20g/L

盐酸 l0一20g/L

水 加至1L

工艺条件:pH>1,温度室温,时间5~10min。

④活化

七水氯化钯 24g/L

一水次亚磷酸钠 24g/L

柠檬酸钠 5g/L

乳酸(催化促进剂) 27g/L

水 加至1L

工艺条件:pH值7~8,温度80~85℃,时间3—5min。

再有陶瓷刀具在进行上述前处理后再进行化学镀镍,能获得镀镍层均匀,与基体结合牢固的镀层。

陶瓷光亮镀镍

七水硫酸镍 300.00g/L

氯化钠 15.00g/L

硼酸 35.00g/L

十水硫酸钠 70.00g/L

糖精 0.80g/L

1,4一丁炔二醇 2.00g/L

十二烷基硫酸钠 0.08g/L

水 加至1.00L

工艺条件:pH值5.5,温度40℃,时间60min,电流密度2—4A/dm2,阳极镍片卷成筒状。

钝化液

铬酐 90g/L

浓硫酸 16mL/L

氯化钠 4g/L

工艺条件:时间0.5min,温度为室温。

镀镍后的瓷件用清水冲洗1—2min,再置于钝化液中钝化,即可获得光亮、平整、结合力强、耐磨损的银白色镀层。

配方l 陶瓷镀前烧渗法处理用银浆

氧化银20份

硼酸铅1份

松香一松节油溶液8份

将涂有银浆制品在80一100℃预烘l0~15min。目的是使松香、松节油先挥发掉,以免高温时产生鳞片状的银层。预烘后将制品转入马弗炉中,逐渐升温到200℃,保温l0—15min。升温速度不宜太快,在1h左右将温度升至500—650℃,保温25—30min。温度太低银层结合不牢,温度太高对基体不利。烧渗完成后随炉冷却至50℃时,将制品取出,冷却至室温。

经烧渗银后,陶瓷制品表面已覆盖有导电的银层,随后即可进行电镀,为了保证银层质量,可采用2次或3次渗银处理。

目前陶瓷和玻璃上的电镀,多使用在电子工业中。由于它们具有高介质常数特性,制成的电容器有体积小、稳定性好、膨胀系数小等优点,因而得到广泛的应用。

松香一松节油溶液制备:取1份松香研成细粉,加入2—3份松节油,在不断搅拌下加热蒸发到相对密度为0.935—0.936,存瓶备用。

配方2 釉面陶瓷化学粗化处理

氢氟酸200mL

硝酸600mL

工艺条件:温度室温,时间3—5min。

为了在釉面陶瓷基体上得到附着力好的镀层,其镀前必须经过喷砂、化学粗化、敏化、活化处理。

配方3 素烧陶瓷镀前化学粗化处理

铬酸酐50—60g

氢氟酸100一l25mL

硫酸l00~1255mL

工艺条件:温度室温,时间3—5min。

为了在素烧陶瓷基体上得到附着力好的镀层,其镀前必须经过化学粗化处理,再经敏化、活化处理。

配方4 陶瓷无氰电镀铜

焦磷酸钠28g/L

焦磷酸钾l40g/L

硫酸铜50g/L

柠檬酸铵l3g/L

工艺条件:电流密度1A/dm2,pH值8.5,阳极为纯铜片,温度30—40℃,时间30min,需不断搅拌。

陶瓷镀件先经化学镀铜在瓷体表面形成一层平整、光滑的暗红色铜膜;电镀铜使铜膜加厚,形成浅红色、结晶致密、结合力强、硬度大、耐冷热的镀层。

陶瓷电镀金属化

陶瓷金属化是在陶瓷表面牢固地粘附一层金属薄膜,使之实现陶瓷和金属间的焊接,可采用钼锰法、银浆法、镀金法、镀铂金、镀铜法、镀锡法、镀镍法等多种陶瓷金属化工艺。

国外大公司如村田、松下、京都陶瓷、摩托罗拉等长驱直入中国市场,目前已占据了国内片式元器件特别是高档片式元器件市场相当大的份额,大有当年“八国联军瓜分中国,抢占市场”之趋势。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我们经过积极不懈的努力,终于获得成功突破技术瓶颈,拥有了自己的专享技术。

五、活塞杆电镀:了解活塞杆电镀过程及其应用

什么是活塞杆电镀?

活塞杆电镀是一种通过在活塞杆表面形成一层金属镀层来提高其耐磨性和耐蚀性的表面处理方法。电镀过程通过在活塞杆上产生一定电压,将金属溶液中的金属离子沉积到活塞杆表面,形成金属镀层。

活塞杆电镀的过程

活塞杆电镀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清洗:首先,活塞杆需要经过化学清洗,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油脂,确保其表面干净。
  2. 抛光:接下来,活塞杆需要经过抛光处理,以去除表面的凹凸不平和细微的划痕,使其表面光滑均匀。
  3. 酸洗:然后,活塞杆需要进行酸洗处理,以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和其他不良物质。
  4. 电镀:接着,在电镀槽中进行电镀。活塞杆作为阴极,被放入含有金属盐溶液的电解槽中,通以一定电流。金属盐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将被还原并沉积到活塞杆表面,形成金属镀层。
  5. 后处理:最后,活塞杆经过水洗、干燥和光洁处理,以去除多余的溶液和保证金属镀层质量。

活塞杆电镀的应用

活塞杆电镀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液压缸和气动设备等领域。通过电镀处理,活塞杆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得到显著提高,能够更好地抵抗摩擦和腐蚀,延长使用寿命。此外,金属镀层的平整度和光泽度也能提高活塞杆的工作效率和外观质量。

感谢您阅读本文,希望通过了解活塞杆电镀,您对该表面处理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及它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六、电镀过程电镀液需要不断的更换吗?

不需要,但需要分析添加调整,只要电镀液在工艺范围之内就可以用,同时也需要定期的进行大处理。

七、电镀工艺的过程是什么?

一般包括电镀前预处理,电镀及镀后处理三个阶段。

完整过程:

1、浸酸→全板电镀

铜→图形转移→酸性除油→二级逆流漂洗→微蚀→二级 →浸酸→镀锡→二级逆流漂洗。

2、逆流漂洗→浸酸→图形电镀铜→二级逆流漂洗 →镀镍→二级水洗→浸柠檬酸→镀金→回收→2-3级纯水洗→烘干。

塑胶外壳电镀流程:

化学去油.--水洗--浸丙酮---水洗---化学粗化水洗敏化--水洗--活化--还原--化学镀铜--水洗光亮硫酸盐镀铜--水洗--光亮硫酸盐镀镍--水洗--光亮镀铬--水洗烘干送检。

扩展资料:

工作原理:

电镀需要一个向电镀槽供电的低压大电流电源以及由电镀液、待镀零件(阴极)和阳极构成的电解装置。其中电镀液成分视镀层不同而不同,但均含有提供金属离子的主盐,能络合主盐中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的络合剂,用于稳定溶液酸碱度的缓冲剂。

阳极活化剂和特殊添加物。电镀过程是镀液中的金属离子在外电场的作用下,经电极反应还原成金属原子,并在阴极上进行金属沉积的过程。因此,这是一个包括液相传质、电化学反应和电结晶等步骤的金属电沉积过程。

在盛有电镀液的镀槽中,经过清理和特殊预处理的待镀件作为阴极,用镀覆金属制成阳极,两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联接。电镀液由含有镀覆金属的化合物、导电的盐类、缓冲剂、pH调节剂和添加剂等的水溶液组成。

参考资料来源:

八、电镀哪个过程要用到钯?

为保证电镀工艺减少污染,通常在生产时钯活化前应使用一道预浸的工序,来保护钯活化槽不会受到前道水洗的污染。

钯向技术除应用于电镀外,还广泛应用于工业原件探伤、人体健康检查和手术辅助等多个领域。

九、电镀过程中除氢在什么时候开始?电镀过程中除?

当然是在出光前,除氢后因为镀层有氧化,正确的是电镀、除氢、出光、钝化。

十、电镀液,要加热的吗?电镀过程又热量产生吗?

电镀液看它的工艺条件不一样,有的需要加热,比如像镀光亮镍,温度要求在50度左右,那它就需要加温;而有的需要降温,在电镀过程中肯定会有热量产生,因为镀液的电流效率的不一样,比如镀铬的电流效率低的,多余的电能量就变成了热量释放出来,像镀铬的工艺一般在20-30度之间,但是镀液在连续工作了几十个小时,热量增加的十分快,所以一般镀铬都要降温,冬天要好一些。

正常都是镀液电流效率高的产生的热量少,电流效率低的产生的热量多。

希望对你有帮助。